吉林教育电视台播放我公司主办活动(2012-12-13) 参加中国青少年艺术节展示自我风采(2012-11-26)  
 
  公司新闻
2012-12-13
吉林教育电视台播放我公司主办活动
2012-11-26
参加中国青少年艺术节展示自我风采
2019-06-26
我的中学网-吉林省招商联系方式
2012-12-27
王献之《洛神赋》和他的“徒子徒孙”
2016-12-06
678678
 
     教育产业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发展的一个新领域继续教育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在终身教育背景下迅速发展的一个新的教育领域,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由于教育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文化传统等的不同,各个国家对继续教育的领域、对象、内容、目的等方面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在表述上也存在一定差异,而且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其赋予的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其差异性主要集中在教育对象(包括文化程度或者学历起点)、教育形式和内容的限定等方面。
  从我国国情出发,继续教育是面向已结束了不同层次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进入社会的成员,特别是成人的各种教育活动。在内容上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正规和非正规、非正式教育;包括职业导向的教育即和学习者就业与提高工作水平密切相关的各种培训和教育,也包括非职业导向即以丰富精神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继续教育是建设终身学习体系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学习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等概念,是在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在传统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变革的基础上提出并不断发展的。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终身教育理论认为,在新的形势下,由于知识发展和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每个社会成员只有在一生中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理念,对个人和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启示在于,人的学习和受教育过程不应该随着学校教育的完成而停止,而是要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
  学习者接受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对学习者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极为重要;但学校教育不能为人们提供在一生中所从事的各种职业以及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从学习的状况来看,根据2005年的人口抽样调查,16岁及以下人口绝大多数都在学校接受教育,但随着年龄的增大,除了部分人接着进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外,越来越多的人逐渐结束学校教育,进入社会就业。
  为了适应我国和世界经济、科技和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人员对不断学习、提高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着强烈的要求。在继续学习的内容上,不仅包括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学习需求,而且也包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兴趣爱好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学习需求。继续教育不仅对于不断满足社会成员对继续学习的各种需求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发展,提高各个组织、部门、社区和整个国家的竞争力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性因素。
  因此,继续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共同构成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最近国家研究制定的到2020年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强调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并把继续教育发展列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7.69亿从业劳动者,有1.2亿以上农村富余劳动者需要逐年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每年还有数以千万计新增和需要再就业的劳动者,以及1.44亿的老龄者。这些社会成员的总和接近10亿人,是现有学校人数的3倍。同时,对学习和教育的要求,在类别、内容、方式、时间等方面将会更加多样化。这就使得继续教育的任务在我国尤为复杂和艰巨。
  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基本构建起了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体系,形成了各类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广泛参与实施的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为提高国民素质、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培养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的继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为社会成员提供学历补偿和学历提升的继续教育。
  由于人口众多和原有的教育基础比较薄弱,我国就业劳动者的学历层次总体上偏低,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人员对小学和初中的学历补偿教育以及高中、大学学历提升的继续教育存在巨大需求。
  从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全国有80%以上的乡镇和4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并且通过在全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成人学历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自学考试、夜校、函授教育等,为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人员进行各种学历补偿和学历提升教育提供了各种学习机会。
  第二,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各种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发展。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以及广大社会成员对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迫切要求,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人员的各种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发展十分迅速,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能力。仅面向农村的农民中专和农民技校所进行的培训累计达114274.4万人次,全国企业职工培训规模每年都达9000万人次左右。
  社会各个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成为提高专业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以及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内容,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老年人学习需求的各种教育活动,也在蓬勃展开。
  第三,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建设有了很大进展。
  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建设,在促进社会成员的继续教育、满足社会成员对继续教育的多种需求、形成终身学习的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至2007年,全国已形成114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覆盖了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直辖市的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也达到了400多个,对推动全国各地的社区教育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学习型组织是推动社会各个组织成员加强继续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石,我国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正在各部门、各群众团体、各行各业展开,对促进广大社会成员的继续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
  随着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我国继续教育的制度和法制建设也正在积极进行。在社会的许多领域,建立了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继续教育法制建设也正在积极推进,如《农业法》、《企业法》、《教师法》等都对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作了规定。
  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从总体上说,还很不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广大学习者的迫切要求,继续教育在管理体制、发展机制、教育模式、质量评估、经费投入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继续教育仍然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我们的调查,我国目前7.69亿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技术能力和培训参与率均比较低。根据2004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9省154个企业近万名员工的调查,进入企业前未接受过培训的占61%;员工两年内在职培训参与率约为45%,其中生产、服务第一线和具有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员工在职培训参与率分别只有34%和25%。
  我国现有专门人才队伍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很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全国9800万技术工人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3%。占全国从业人员7.2%的390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者只占5.7%。在世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处于转型和升级的新形势下,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亟待优化,创新能力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等能力亟待提高。
  加强继续教育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的思考和建议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转型和社会深刻变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对我国在职人员和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加强学校教育的同时,面向广大社会成员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为了推进我国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一、推进领导管理体制的改革
  由于培训和继续教育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和所有社会成员,迫切需要从领导管理体制上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改变和克服当前我国继续教育存在的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浪费和低效现象。建议国务院和省级地方政府成立跨部门的继续教育领导机构,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统筹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进一步调动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发展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二、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和激励机制
  1.加强继续教育法制建设。从法律上确立继续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明确继续教育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依法强化各类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条件保障,并加强执法监督。
  2.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健全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切实推进劳动者持证上岗制度。在各个行业和部门特别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建立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继续教育的制度,把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状况和成果,作为工作考核、职务职称评聘、岗位聘任、执业注册的重要依据。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对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对农民、失业人员、转业退伍军人等的专业技能培训给予资助。行业和部门要为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3.建立继续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制度。建立继续教育提供机构的资质认证标准,完善各行业和专业领域继续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建立继续教育中的学习评价与非正规教育的学分认证制度。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三、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各社会组织和社区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要倡导和鼓励各个社会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加强继续学习的功能,逐步建设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是社区居民继续学习的重要基地。社区的学习教育活动要面向社区全体居民,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社区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实际,为社区居民包括老年人为提高自身生活质量、丰富精神生活的学习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社区的学习化、学习的社会化,将是未来我国学习型社区发展的方向。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是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资源。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在继续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要鼓励各类职业学校实行“一校多制”,实行职前和职后教育并举,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并举,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城乡待就业人员、企业职工以及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他们提供多样的继续教育机会。
  要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农民继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要以农村职业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广校、农村中小学校为依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继续教育服务网络。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开放性,拓展教育功能和服务面向,逐步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既允许集中时间学习(如按学制规定修完学业),也应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要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为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人员接受继续学历教育提供比较灵活和方便的机会。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密切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的联系,进一步健全在职攻读申请学位的制度。同时,还应大力增强高等学校为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多样的非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的功能。把高校实施继续教育的情况作为衡量其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使更多的社会成员有继续学习的机会,要积极鼓励和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培训与继续教育,还要从我国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重点,加强与国外教育机构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合作。
  四、改革继续教育的培养模式,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要坚持以社会和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习者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继续教育内容、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多样性和灵活性。要面向社会成员特别是在职人员和转岗再就业人员的需求,开发贴近社会发展和社会成员实际需要的专业和课程,为社会成员特别是在职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和促进自身学习提高,提供多样化选择和高质量的服务。要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讨论式学习和案例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建立学习效果的评估、反馈机制,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
  2.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和行业企业在继续教育领域的合作。加强办学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加强实践环节与教学环节的紧密结合,加强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的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范围,实现优势互补。
  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加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与资源平台建设
  要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整合天网(卫星和广播电视)和地网(互联网),建设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支持服务系统,努力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各种高质量的教育和学习服务。
  中国正在积极准备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开放大学。我认为开放大学应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认真研究总结国内外远程教育的经验,并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与国内外有关高等学校合作,在所设立的专业和学科领域,选择最优质的教学资源,采用更为生动、灵活和便利学习者学习的教学方式,努力使开放大学成为新型的、高质量的乃至国内一流水平的巨型大学。根据我国社会成员对继续学习的巨大需求,建议开放大学实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并探索这二者之间能够相互沟通和衔接的教学制度。
  加强国家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中心的建设,不仅为各类教育机构提供合作开发、交流共享的平台,而且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以及信息查询等服务。
  六、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学习成果的评价、认证和转换制度,构建通过各种学习渠道成才的“立交桥”
  1.建立知识、能力与技能并重,学历资格与职业、技能资格相互沟通的国家资格体系。
  2.探索建立个人继续教育积分卡制度,记录社会成员继续教育学分或学时,作为对其资助与奖励学习、认定相关专门技能等级、颁发专业资格证书、晋升职务层次以及进入高一级普通学校进行学习进修等的参考依据。
  3.改革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加强与高等学校和开放大学的合作,拓展自学考试的教育评价功能,着力加强学习者实际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测评。以学分制为基础改造自学考试的组织方式。加强自学考试对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证功能,特别是考生实际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测评。研究和促进学历教育考试与非学历技能资格考试相关部分学习成果的相互融通。
  4.建立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教育体系,逐步推行继续教育学分制度,促进不同类型教育间的学分互认,探索将非学历继续教育学习成果、相关职业资格和技能资格转换为普通学校学分的制度。
  选择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区和教育机构,就构建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成才的“立交桥”进行试点,国家对试点地区和机构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七、加大继续教育投入,建立多渠道筹措继续教育经费的体制
  要区别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合理分担成本的经费保障制度。政府的投入和公共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资源应优先向弱势群体,特别是失业者、低收入者、进城务工人员和贫困地区劳动者倾斜,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并探索建立面向弱势群体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券”制度。对认真执行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1.5%至2.5%的比例筹措经费并用于职工培训的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未落实上述规定的企业应将其税收中相应部分充作继续教育基金,主要用于无力组织培训的中小企业职工培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调动各个行业、企业、部门、社区和广大社会成员支持、扶植和发展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作者: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 郝克明

Copyright@ 2010-2012 版权所有 新东北文化信息传播有限公司 伪版必究
地址:吉林省辽源市人民大街3668号 电话:0437-3268999 13324462687

技术支持:[百德科技]